混凝土外加剂也称混凝土外掺剂或附加剂。它是指除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或混合材料之外,另行加入的材料,即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化学物质。混凝土外加剂原料构成以化工原料为主,属于化工产品,技术含量高。
一、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
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为四类:
(1)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。包括各种减水剂、引气剂和泵送剂等。
(2)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、硬化性能的外加剂。包括缓凝剂、早强剂和速凝剂。
(3)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,包括引气剂、防水剂和阻锈剂等。
(4)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。包括加气剂、膨胀剂、防冻剂、着色剂、黏结剂等。
二、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危害
由于防冻剂的研究与发展,使得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下制备、浇注、养护混凝土取得显著的成效,使得冬季施工时不再需要停工,为建筑行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,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早期的防冻剂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,后来由于认识到氯化钠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后,将防冻剂的主要成分改为尿素。尿素在混凝土中水解,生成氨气(NH3)和二氧化碳(CO2),当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后,氨气会缓缓不断地从墙体中释放出来,对人身体造成极大地伤害。
氨(NH3)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臭性气体,是一种碱性物质,比空气轻。氨(NH3)的溶解度极高,经常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,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。氨(NH3)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,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,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氨(NH3)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,与血红蛋白结合,破坏运氧功能。
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、咽痛、声音嘶哑、咳嗽、痰可带血丝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可伴有头晕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乏力等,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,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。